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的历程和包括东亚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的现代化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西方制度与价值的普遍化。

通信年货大优惠 非常完美贺新春

曾宝仪 2025-04-05 17:28:42 51477悦达新寓西藏拉萨林周县

……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

正如书中所说,在坤德与乾德的并建中,女性的坤道工夫居于主导地位[12],而且最终要达到女性化成天下[13]的理想。[21] 这并不是要否认不可言说领域的存在及其意义,而是说我们只有通过沉默,才能将不可言说的大道保留在恰当的位置上。

通信年货大优惠 非常完美贺新春

[⑤] 王堃:《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第12页。王著将这一思想运用到伦理正名问题中,解释说:儒家‘正名并非‘以父之名宣示的刚性规范,而是在感通自然运化流行过程中不断对世界命名。伦理正名本身是一种对象性言说,因为所正之名要有明确而公开的涵义,否则无法成为公度性的伦理名词,而何以可能的问题指向一种前伦理的,前对象性的言说,即追溯伦理正名得以展开的土壤和渊源。第一,从道言层面看,诗性言说要阐明的是伦理正名何以可能的问题。这里的事可以指具体的伦理规范或政治制度,如马融、郑玄所称的百事之名,也可以指具有形上意义的伦理纲常之名,如父子、夫妇之名。

尽管之前学界不同程度的涉及女性伦理问题,而且也不乏新意,如罗莎莉的《儒学与女性》等,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儒家女性伦理的理论,而王著作为这一主题系统阐述及其理论创构。所以基于已有的知识背景运用日常语言展开的道德交谈,究竟是何种意义上的诗性言说,也就成了一个令人困惑问题。作为东汉象数注经派的集大成者,虞翻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了象数体系的逻辑架构,将阴阳消息之道视为易道之根本,并依此阴阳消息变化之说为核心建构起了一套卦变学说,将《周易》的六十四卦象数体系融为一体。

故王弼提出,建构象数体系逻辑框架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得意,也因此他提出了得意忘象,并将其作为建构易学逻辑框架的根本准则。其六十四卦值日之说在孟喜的基础上将四正卦又重新纳入到值日体系当中,各主一日。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凑未足多也。【17】值得注意的是,王弼通过扫象对汉易之繁琐进行了廓清,认为象数乃是为阐述义理服务的,但是其最后所揭示的《周易》之理却过分依赖与老庄之理,正如程颐所言:王弼注《易》,元不见道,却以老庄之意解说而已。

【14】值得注意的是,王弼并非不重视汉代所发明的种种体例和逻辑框架,而是试图以得意忘象去纠正汉易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之偏。坤主阴,阴动而退故降。

通信年货大优惠 非常完美贺新春

汉初之际,为恢复经济秩序,稳定政治统治,当时的统治者以黄老之学为主,采用了修养生息的政策。王弼注解《老子》之时,尤为重视对本的重要性,《老子指略》当中指出:《老子》一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同样的,在这个时期特别是汉和帝之后,西汉所盛行的以天人感应为基础的象数占验之学逐渐走向没落,易学研究的重心开始由赋予象数语言新内容向研究象数逻辑结构转化。这个时期的象数体系虽仍然以卦气说为主要内容,但是已经剥去了西汉象数易学谶纬神学的面纱,融古文易与今文易为一体,其学术重心不在于通过《周易》言灾异为政治统治服务,而是将象数语言的重心放到经典诠释当中。

2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2013年,第1928—1932页。在这一风气的影响下,宋代易学呈现出一派崭新的面貌。在王弼看来言、象、意乃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象是用于表意的最初手段,言则是对象的进一步说明,言和象共同构成了表意的工具,三者之中意为最根本的所在。【9】京房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将当时所盛行的阴阳灾异之说与易学理论相结合,将干支五行、日月星宿、气候分数、自然万物等元素都纳入到《周易》的象语言当中,并以此来推测人事之吉凶,这在丰富了《周易》象语言内容的同时也过分夸大了《周易》的占筮功用,也因此《京氏易传》被《四库全书》归于术数类。

也因此,《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平心而论,阐明义理,使《易》不杂与术数者,弼与韩伯深为有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通信年货大优惠 非常完美贺新春

这个意具有无限性和无穷性,而作为有限的象数语言是无法穷尽这一意的。如《系辞传》就指出:是故易者,象也。

18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第8页。【22】邵雍在谈论其先天图时就提出:图虽无文,吾终日言未尝离乎是,盖天地万物之理尽在其中矣。因此,西汉象数易学的主要特点在于赋予易象以新的内容,将易象体系自然化、逻辑化,以更好的与政治社会相结合。【16】天地万物生化不息,从而产生了世界上的种种物象之变化,但在这种种变化之背后存在着一个根本依据。祖尚玄虚,使《易》竟入与老庄者,弼与康伯亦不能无过。程颐之意,乃是古人由经而明道,义理需要通过阅读经典而体悟,而后人却将二者颠倒过来认为须先学道,方能去读经。

认为象乃是《周易》成书的根本所在,而这个象源于圣人对外在物象的观察,展现为《周易》的阴阳之象,故又曰: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综上,经由孟、焦、京的努力,西汉象数易学体系逐渐成型。

故这个‘象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的对象,而是一个通过展现道显现为器的过程而成就人生的智慧。2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1649页。

这套卦序体系乃是以阴阳变化为根据,将六十四卦视为一个具有独立系统的动态整体,将阴阳消息学说灵活应用到六十四卦的卦序排列当中。结语综上,《周易》象数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态,人们依据自身对易学的理解,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完善着这套象数体系,也使得这套象数体系逐渐逻辑化和哲学化。

以此观之,《周易》经传将象作为其描述世界的基本要素,通过阴阳符号的流动与转化去展现这个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过程。对《周易》象数体系进行改造的首开风气者当为擅改师法的孟喜。只不过象数派更侧重于象数体系的建构,更侧重于立象尽意。具体而言就是以《周易》的卦爻变化去模拟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之变化,发明了四正卦、十二辟卦之说。

如就某一点而视之其是可观、可视的有形之物,但就其整体而视之则其是生生不已的过程。这使得易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宇宙论哲学之高度,以符号思维的形式展现了儒家经学之自然与社会和谐一致的诉求。

《连山》《归藏》均已亡佚,但从现存的《周易》古经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三易体系的共同点——象的特征,正如《系辞传》所言: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但是在《周易》中其目的不是为了描绘这个黄色的裙裳,而是试图赋予黄裳以臣道、中道、谦下的价值意蕴,这样才能解释占筮者为何能够获得元吉。

24林忠军:《明代易学史》,齐鲁书社,2016年,第14页。进而又以除四正卦之外的六十卦去与一年之数即三百五十六又四分之一日相配,每卦主六日七分。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因此,《周易》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在于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而是在于思考人如何在这个世界当中更好的生存。这样,象数义理逐渐融而为一,成为易学的一体两面。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具存矣。

这样,老子的道便代替了《周易》的阴阳之道,具有了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之特征。故东汉易学家通过发明各种新的象数体例,重构《周易》象数体系的逻辑框架,让《周易》象数体系与自然哲学的内涵更好地融为一体。

胡瑗、程颐作为王弼开创的义理之学的宋代继承者,胡瑗之学其说《易》以义理为宗,而不参以象数之说,明白晓畅,最为精粹。一阴一阳者,或谓之阴,或谓之阳,不可定名也。

故在这一时期义理易学逐渐取代了象数易学成为易学的主流,而王弼毫无疑问乃是易学义理派的奠基者和代表者。【1】他将象思维视为易学乃至于中国哲学的根本思维方式,认为这一思维方式超越了西方概念思维的主客二分之弊端,乃是中国哲学中最具原创性的思维方式。

不可名状网 Copyright © 2020 Powered by 不可名状网   sitemapSMS接码-实卡接码平台

联系QQ: QQ号 邮箱地址:5@qq.com